top of page

尼罗河之外:古埃及与古希腊、罗马的文化交流

  • Writer: sherling li
    sherling li
  • Oct 22, 2018
  • 4 min read

古埃及文明,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明之一。古埃及人发明了自己的文字,建造了宏伟的金字塔和塔庙,很早就掌握了不少历史、解剖、数学、医药等方面的知识。非常自然地,这一引人注目的文明,对其周边地区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反过来,那些同样发祥于地中海沿岸的古老文明,也深刻影响了古埃及。展览(Beyond the Nile: Egypt and the Classical World)梳理了从青铜时代至罗马帝国时期古埃及与古希腊、罗马之间的文化交流,展现了一段横跨两千余年的壮阔历史。

青铜时代的古埃及与爱琴文明 前2000-1100年

米诺斯文明,得名于传说中的米诺斯国王,存在于约前2000-1450年的克里特岛上。在包括克诺索斯在内的许多城市里,新建的宫殿是宗教仪式,手艺人做工和商业活动的中心。米诺斯海员乘船前往埃及,用银、香油和陶器等等交换那里的原材料与奢侈品。考古发现显示,一些来自古埃及的物品甚至曾作为皇室礼物到达克里特岛。这些贸易往来,使得古埃及和米诺斯的工匠们争相模仿彼此的风格。最终,类似的相互影响还蔓延到宗教、医药等其他领域。

与此同时,第一批讲希腊语的人们正在希腊大陆,特别是迈锡尼,建立着自己的王国。迈锡尼人喜好武功,在前1500-1200年间,成为了爱琴海地区的主导力量;在1450年左右,更是占领了克里特岛。他们于是接手了米诺斯人与古埃及的贸易往来,并为古埃及军队供给士兵。

前1200年后不久,地中海东部的几次移民潮和暴力冲突,为希腊、安纳托利亚(今土耳其)和黎凡特(今黎巴嫩、叙利亚、以色列等地)地区的宫殿文化画上了句号。古埃及,却成功地抵御了入侵者们,在这场动荡中存活了下来。

重返古埃及的古希腊人 前700-332年

青铜时代末期(前1200-1100年),迈锡尼王国的崩溃中断了古希腊与古埃及的联系。但是,在前7世纪,又有一些古希腊人踏上了古埃及的土地。像从前一样,他们以商人或士兵的身份来到古埃及,受到了法老们的欢迎。在瑙克拉提斯,尼罗河三角洲西部,来自爱奥尼亚(今土耳其西部)、罗得斯群岛和埃伊纳岛的古希腊商人建立起了重要的殖民地。虽然古埃及人并不热衷于和这些定居者打交道,一些古希腊人还是得以在古埃及宫廷中官至高位。雅赫摩斯二世(在位于前570-527年)尤其仰慕古希腊文化,甚至迎娶了一位来自昔兰尼的希腊公主。

古埃及的艺术与建筑,极大地影响了古希腊艺术家。在瑙克拉提斯,以及希腊诸岛,人们学会了仿制古埃及人的青铜小雕塑、彩釉陶器等物件。它们向来以精巧的做工和异国情调而为人喜爱。以古埃及的众多大型雕塑为榜样,古希腊雕塑家创作起了自己的人像作品,开启了一段历时数个世纪的发明与实验之旅。

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古埃及

前332年,在征服波斯帝国的军事道路上,马其顿国王亚历山大大帝占领了古埃及。前323年,亚历山大大帝逝世,权柄来到了将军托勒密手中。前305年,托勒密自立为王。随后,由他建立起来的王朝绵延了近3个世纪,经历了15任君主,每一位都继承了“托勒密”这个名字。历代“托勒密”们,都基本保留了古埃及原有的政治与宗教制度,却创造了 “古希腊-埃及”文化这一混血儿。新的都城名为“亚历山德里亚 ”,坐落在地中海沿岸,是希腊化时代最庞大而富有的城市之一,也是学习的中心。

托勒密君主出奇奢侈,为彰显自己的权威与王朝的昌盛更是不遗余力。他们的肖像,以石雕和金银币、宝石上的浮雕的形式,得到了广泛的传播。在大理石雕像中,他们被塑造成有着鲜明特征的古希腊国王;以深色的石材雕刻的圆雕、浮雕,则将他们表现成侍奉古埃及神明的法老模样。

古埃及与罗马帝国

前31-30年,将军屋大维(也就是后来的奥古斯都大帝)击败了克娄巴特拉七世和马克·安东尼,将埃及纳入了罗马的统治之下。与托勒密王朝时期的历代君主一样,在古埃及人面前,罗马皇帝们往往以古埃及法老自居。现在,他们的子民有埃及人,也有希腊人,其中许多人讲不止一门语言。人们侍奉古埃及神明,也崇拜古希腊众神,他们的宗教活动和丧葬文化都反映了这种复杂性。

古埃及的财富、传统与宗教,无一不令他们的罗马征服者啧啧称奇。皇帝们将出自埃及的方尖碑与石像带回罗马以炫耀他们的权力。一时间,带有埃及因素的雕塑、绘画、马赛克与奢侈品风靡罗马帝国。爱希丝、塞拉比斯等古埃及神明,也在罗马帝国的各个角落收获了新的崇拜者。

图录简介

《尼罗河之外》是2018年J·保罗·盖蒂博物馆同名展览的图录。

自约前2000年起,埃及即是地中海东部文化交流的重要枢纽,在进出口艺术品、工艺品的同时,新兴的艺术风格与制作工艺也得到了有效的传播。古埃及、希腊、罗马的工匠们相互模仿,共同创造了一种杂糅不同文化、艺术的奇特产物,超越了任何一种单一的传统。然而,尽管前述文化交流为世人带来了异常丰富的艺术成果,在美国,仍然没有一场大型展览或一部出版物致力于挖掘埃及与西方古典世界在近2500年间沉沉浮浮的复杂关系。这也正是“尼罗河之外”力图填补的空白。

众多知名学者聚集起来,合力呈现了对不断变化着的文化交流动力的分析——起初,是古埃及与古希腊在青铜时代、希腊古风时代和古典时代、埃及托勒密王朝等不同时期的交流;接着,是克里奥帕特拉失势后罗马帝国内部的交流。

图录《尼罗河之外》,堪称一部里程碑式的出版物,为该领域做出了不可抹煞的贡献。它收录了逾200件稀见古物的精彩照片,展示了壁画、雕塑、方尖碑、珠宝、纸莎草纸、陶器、钱币等多种多样的展品,提供了一条走进古典时期艺术交流世界的必要的、跨学科的道路。


Recent Posts

See All
汉谟拉比治下的巴比伦

汉谟拉比(在位于约前1792-1750年)即位时,巴比伦还不过是一个为几个大城邦包围的小小的权力中心。但在其统治末期,汉谟拉比已经建立起了一个(将绵延千余年的)庞大帝国。 我们对汉谟拉比之前的、巴比伦第一王朝的前几位统治者知之甚少。从有限的材料看来,他们多热心于建筑项目,如...

 
 
 
苏美尔-阿卡德文化

……苏美尔人最早在美索不达米亚建立起城市文明。重要的早期中心先是设在乌鲁克,后来迁至乌尔。苏美尔文字可以上溯到约前3500年。他们的语言,被认为是完全独立的、与闪语族或印欧语族都没有联系。近东地区的语言主要分为闪语族的语言和印欧语族的语言两种,使用前者的又比使用后者的多得多...

 
 
 

Comentários


Single post: Blog_Single_Post_Widget
bottom of page